朱自清散文精选读后感字
朱自清散文精选读后感800字
中国现代散文发展,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五四时期。而朱自清的散文,又是这一时期成就最大者之一。他的散文朴素中带着真情,文笔清丽,在平淡中又有真挚的情,就是这一独特的文笔风格,使它成了我的“枕边书”,睡前便拿起来看看。
朱自清有很多著名的散文,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荷塘月色》《背影》和《航船上的文明》。这些散文都有同样的特点,素朴,慎密,语言洗简,文笔清丽,读完以后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朱自清写《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刚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事件。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悲愤,不满溢上心头,但却又陷入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他带着这份心情,深夜漫步于清华园内荷塘西北角,写下了《荷塘月色》。文章虽是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但真正写的却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荷塘月色》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文学上的一部优秀作品,更是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的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前进的足记。而这就是平淡中那份真挚的爱国情。
《背影》讲述的是朱自清正要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去,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并为他买橘子的故事。在朱自清的脑海中,父亲替他去买橘子时在月台攀上爬下的背影最为深刻。读完后我想想自己,每天清晨做好早饭的妈妈来到我床前叫醒我的时候,我总是那么的无奈和抱怨,每天晚上在灯下、在桌前陪伴在我身旁还是我那和蔼可亲的妈妈,我却感觉不到什么,难道要等父母离去的时候,才明白他们那份无私、伟大的爱吗?更让我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朴实无华的文字,深刻细腻地把父亲对子女的爱表达出来,这就是平淡中的那份的真挚的亲情。
《航船中的文明》则表达的是作者朱自清对航船文明的向往。但对后面航船“精神文明”的书写却让我体味到“男女分坐”的“不文明”,前后强烈的对比,既讽刺了男女分坐的陋习,也抨击了所谓的国粹。这就是对所谓国粹的愤懑之情。
朱自清笔下的世界,有的是平淡生活中萧瑟心酸的父爱,有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情怀,但无一是单调的。他们是平淡的,也是绚烂的;是灰暗的,也是明亮,这本书是我永远的朋友,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细细品味!(彭彩荣)
《朱自清散文精选》读后感
朱自清,想必大家已经对他并不陌生了。他是一位伟大的散文家,他以独特的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在小学时,我们就学过他的《匆匆》,初一又学了他的《春》。慢慢地我开始逐渐走近、了解朱自清。
《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风景如画、生机勃勃的画面,使人不得不赞叹他优美的文字和细腻的内心。他那刻画得栩栩如生的画面,让我感到十分惬意,我发现观察事物其实就是要细心一点。从《春》中,我看到了新的开始,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背影》我读了以后,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是啊!在这个世界上,那个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那个拉着我们害怕的小手过马路的人,那个在我们累了时主动背我们的人,永远都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他是家庭的顶梁柱,是护航的军官。从《背影》中,我看到了一个父亲的伟大。
《正义》让我感触很深。读完后,我不禁疑问人间的正义到底在哪儿?朱自清说正义在人们心中,可是现实并不是这样。有些人口口声声地把“正义”挂在嘴边,可暗地里却做着罪恶的勾当。也许,少部分人心中仍存有正义,可是也许将会被现实慢慢吞噬。从《正义》中我看到了人心的虚伪,并坚定要做一个心中有正义的人。
朱自清,一个伟大而细腻的人。(张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