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 >

2021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六)岳阳楼记

中考 2023-02-01 13:56中考时间www.ettschool.cn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2) 越明年 越到了

3)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于是。制规模。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在;其它的。

5)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我;以来。

6) 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那。胜状胜景。

7) 衔远山,吞长江 衔衔接。

8)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涯边。晖日光。

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

10) 前人之述备矣 述描述。备详尽

1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

12) 迁客骚人 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3) 霪雨霏霏 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4) 连月不开 开放晴。国京城。

15)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薄迫近。去离开。

16)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景日光。集栖止。

17) 岸芷汀兰;此乐何极 芷 小草;汀小洲。极穷尽。

18) 宠辱偕忘 宠荣耀。偕一起。

19) 把酒临风 把持。

20)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1) 或异两者之为 或或许。为指两种心情。

22) 庙堂在朝廷上做官。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24) 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 微没有;斯这。归归依。

25)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

26) 不以物喜 以因为。心旷神怡 怡愉快。

27)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8)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9)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30)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3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这是什么缘故呢?

3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34)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35) 【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2)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

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①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④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贤今人诗赋。

⑤“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⑦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⑧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⑨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⑩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⑾、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⑿、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⒀、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⒁、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⒂、《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⒃、“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