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掌权后先灭蜀汉后攻东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历史知识 2025-04-23 06:19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在曹魏的权臣之中,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每当提及他,人们总会引发诸多联想。

此人在公元255年去世后,司马昭得以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之后的甘露三年(258年),司马昭被封为晋公,加九锡,设立。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遭遇不幸,司马昭随后称帝。在稳固地位、掌握大权后,司马昭意图通过建功立业,为取代曹魏奠定坚实基础。

时间来到公元263年,司马昭调动约18万兵力,正式发动魏灭蜀之战。他选择先灭蜀汉而非东吴,原因有三。

攻打蜀汉的成本相对较低。相较于需要造战船、开通水道的灭吴之战,进攻蜀汉无需此项庞大工程,只需集结步骑即可。曹魏在雍凉二州已有大量兵马,可直接参与灭蜀之战。

在公元263年,姜维因担忧被陷害而屯兵沓中,导致蜀汉汉中防御空虚。加之后主刘禅昏庸,使得蜀汉更易被攻陷。司马昭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会,意图一举拿下蜀汉。

先灭蜀汉便于接下来进攻东吴。蜀汉处于东吴上游,顺流而下的进攻具有天然优势。而且,蜀汉兵力相对较少,先攻取可减轻后续对东吴作战的压力。若先灭东吴,虽能一定程度上压制蜀汉,但进攻蜀汉的难度依然较大,不会明显降低。司马昭决定先消灭蜀汉。

司马昭的决策展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战略远见。他准确判断了蜀汉和东吴的形势,以及先灭蜀汉所带来的优势,从而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在这场三国鼎立的角逐中,司马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西晋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五代十国最可惜的皇帝:后周世宗柴荣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