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知识 >
壮族历史 壮族独特的岩葬是怎样的
历史知识 2025-05-04 01:38历史文化www.ettschool.cn
岩葬,这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丧葬方式。
当生命走到尽头,人们并不将逝者埋入土地,而是选择将尸身安置于坚硬的岩石之间。他们会在土中凿孔插桩,置放棺木;或是在悬崖峭壁上凿洞,将棺木纳入其中;亦或是利用岩石的裂隙和天然岩洞,将棺木抬进去,凌空悬置。
在广西的西部地区,石山耸立,岩洞遍布。当地的壮族人民多选在下临江河的悬崖峭壁上的天然岩洞入葬逝者。这些棺木多为圆木形状,被巧妙地剖开为二,然后内部被挖空而成。也有用六块木板镶成的长方体形状。
壮族岩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东汉时期,直到民国时期仍在部分壮族地区流行。其中,大部分的壮族岩葬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
那么,为什么古代壮族要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棺木悬于峭壁上的岩洞中呢?
这一切,都是由壮族的经济生活和宗教信仰所决定的。考古资料表明,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壮族的先民们大多居住在岩洞中。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人死后仍然与活着的人一样,需要进行生产与生活,同样需要衣、食、住、行。岩葬就和人类居住的岩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种独特的丧葬方式,不仅展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信仰和习俗,也反映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每一具悬置于岩洞中的棺木,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都是一段生命的传奇。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我们在追寻历史足迹的也不禁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产生深深的敬意。
上一篇:xart是啥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