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 >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的故事 尉迟恭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传统文化 2025-05-01 17:36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鄂国公尉迟恭:传奇人生与轶事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生于585年,卒于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是朔州平鲁下木角人。这位名将一生戎马倥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他的生平事迹被后人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他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他与秦叔宝共同作为“门神”的原型。
除了他的战功和地位,尉迟恭还有许多轶事典故。
敬德不谄
有一次,吏部尚书唐俭与李世民下棋时发生争论,李世民大怒之下将唐俭发配到潭州。尉迟恭面对李世民的怒火,坚决不为唐俭作证。第二天上朝时,无论李世民如何追问,他都坚决否认。这让李世民愤怒至极,将玉梃砸碎在地上。但事后冷静下来,李世民意识到尉迟恭的忠诚和正直,称赞他有三个好处。这次事件更加彰显了尉迟恭的忠诚和正直。
铁匠借钱
在尉迟恭晚年,有一个穷书生偶然闯入官府仓库,被里面的财富所吸引。他正要拿走一些钱时,一个戴金甲的人出现,告诉他这些钱属于尉迟恭。书生四处寻找尉迟恭,最终在一个打铁铺找到了他。书生向尉迟恭求助,希望能借五百贯钱。虽然尉迟恭最初生气,认为书生侮辱了他,但最终在书生的坚持下,无奈地让他自己写借条。几年后,当尉迟恭解甲归田时,他得到了一库财物,发现少了五百贯。正当他要处罚守库人时,他发现了那张借条。后来书生回来告诉他所经历的一切,尉迟恭感叹不已,并重重赏了他。
这些轶事典故展示了尉迟恭的忠诚正直、英勇善战和慷慨大度。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他的故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上一篇:雍正作为面试官时,他的选人标准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