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 >
清朝回变时的罕见秩序:曾国荃用人头堆出来
传统文化 2025-05-01 21:43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在饥荒的威胁之下,山西的局势显得尤为紧张。捻军余部时常扰乱,与山西接壤的陕甘地区更是爆发了“回变”,使得地方官员面临着维护秩序的巨大挑战。而这场秩序之战,直接关系到赈灾的成败,甚至影响到清王朝的存亡。
奏疏中常有夸赞山西民风淳朴的句子,声称民众视饿死为应受之辜,绝无强夺强劫之事。然而这些都不过是表面的光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于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来说,讲法度无疑是一种理想化的高蹈。为了稳定秩序,曾国荃不仅以各种行动宣示朝廷的恩泽,安抚民心,更采取了铁腕手段。
三年九月,他在给属下的书札中详细阐述了其策略。他强调查灾放赈的首要任务是安定民心。对于布散流言、匿名揭贴的行为,他认为是饥饿以外的因素在作祟,必须清查境内的无业游民。他指示地方官要严防外来可疑之人,以免饥民产生异心。同时对于巡哨之兵,他要求既要使莠民望而生畏,又要让良民感到安心。
面对商贾粮车被截劫、孤身行客被抢夺的情形,曾国荃采取了“就地正法”的手段。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虽违反法律却收到了奇效。李提摩太在山西救灾时曾困惑于为何很少看到,后来得知是因为各村镇首脑有权对者就地正法。他在回忆录中也表示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需要高压政策。”
“就地正法”是一把双刃剑,若无度施行,便是民众的灾难。曾国荃在一份批牍中展现了他对“就地正法”的审慎态度。他强调对于寻常命案,必须回到法律程序的正轨,不能简单以“就地正法”草率处理。他对地方官员可能因图简便而滥用“就地正法”表达了担忧和训诫。
上一篇:岳飞被奸人秦桧谋害之后 岳飞的妻女下场又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