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备托孤问题

传统文化 2025-05-02 01:24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关于托孤问题,众说纷纭,我坚决站在台湾作家陈文德先生这一边!

当时,刘备在生死攸关之际,说出了那句震撼人心的话语:“君才十倍于曹,若嗣子可辅则辅之,不可,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绝非出自这位雄才大略的枭雄的奸诈之心,而是出自他的真心实意。让我来为你细细。

刘备与诸葛亮的交情非同一般,长达十三年之久。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刘备心知肚明。相反,关于刘禅的能力如何,刘备更是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番话是刘备在永安宫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刘备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考虑。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江山落入一个无能之辈的手中。在那个时代,许多统治者往往都是处心积虑地把自己的江山交给子孙后代。鉴于许多失败的例子,刘备决定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

最有力的证据是,当时有尚书令李严、虎威将军赵云以及刘备的两个儿子在场。这些都是诸葛亮的决策依据,刘备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这证明当时的刘备是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的。

而诸葛亮后来也展现出了他的忠诚与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正是对刘备信任的最好回应。诸葛亮的这种表现,证明了刘备的决策是正确的。他找到了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能够辅佐他的儿子、并保护蜀汉江山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足以说明刘备的托孤决策是明智的,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上一篇:安徽建筑大学几本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