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最失败的两个决定,放了该杀之人,杀了该放之人

传统文化 2025-05-02 10:20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一个人的不完美才是真实的完美。无论平凡还是卓越,每个人都会犯错,就连那些看似无所不能的天才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智计过人,临危不乱,仿佛手握天下大势,他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本可以选择隐世自足,但最终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出山助其一臂之力。即使是这位天才也有失策之时。他的一生中有两个决定备受争议,一个是杀了不该杀的人,另一个是放走了该杀之人。

诸葛亮的另一个错误是放走了那个该杀的人杨仪。杨仪是一个被历史记载为小人的人物。他注重权势,在诸葛亮去世后,他自认为功高震主,理应接任宰相之职。他未能如愿,反而得到一个虚职。心生不满的杨仪甚至在军营中口出狂言,让人震惊。其实,诸葛亮对杨仪也有所警觉,只是未能及时行动,只能放任他离去。

除了杨仪,还有一个被孙权骂作小人的人物魏延。魏延的命运比杨仪更为悲惨。诸葛亮对魏延有所偏见,导致他人也对魏延产生误解。在诸葛亮病逝后,杨仪与魏延的矛盾激化,最终引发内战。因为杨仪的挑拨离间,人们误以为魏延谋反,导致魏延被人所杀。

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的智慧和才能让人敬佩。他也有失误和遗憾。这些错误和遗憾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也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我们应该从诸葛亮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学习和成长。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