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服饰 布朗族服饰是怎样发展至今的

传统文化 2025-05-03 16:36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在唐宋时期,布朗族的编织与纺织工艺已经相当发达。他们的染色工艺也备受赞誉,澜沧江两岸的群众对布朗族妇女织的“青婆罗缎”十分喜爱。怒江两岸的布朗族人用木棉纺织的“桐华布”因其洁白柔软而闻名遐迩。

进入明清以后,布朗族的服饰文化逐渐成形。男女皆以束发为髻为特色,女子的服饰更是绚丽多彩。她们身着花短衫、黑色长裙,小腿上缠绕着黑藤圈。头戴篾帽,耳朵佩戴大银环或铜圈,脖颈间则套着蓝色或绿色的珠串,还有五色烧珠与海贝制成的项链,长至脐部。临沧一带的布朗族男装则相对简陋,衣衫由两块布缝合而成,无襟无袖,两臂裸露。

现代布朗族的服饰形式基本沿袭传统,但各地也略有差异。临沧、思茅地区的布朗人,男子穿着黑色大面襟短上衣,下穿肥大长裤,头缠青色或黑色包头巾。而妇女则头缠一丈多长的青布包头巾,并喜欢在额头处系着各色玻璃珠串。她们的服饰还镶嵌有精美的花纹,袖口则用红、黑、绿色布条镶边,上衣外还会套上一件对襟短褂,扣子上钉有布扭扣。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男子则身穿黑色或青色的圆领长袖对襟短衫,头缠白、黑色或青色的包头巾,他们普遍有文身的习俗。

妇女们则下穿黑色的统裙,裙上部织有红、白、黑三色线条,年轻姑娘则喜欢穿着白、红、绿等色的上衣,小腿上缠绕着白色护腿布。她们的耳朵戴着银耳环,手戴银手镯,还喜欢在牙齿上染色,以黑为美。这些服饰细节展示了布朗族丰富的文化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上一篇:pig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