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 >
明朝名臣为何逼嘉靖皇帝称父亲为叔父?
传统文化 2025-05-03 17:31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经过三年的激烈斗争,尤其是在迫使杨廷和退休以及成功镇压左顺门请愿的官员之后,年轻的嘉靖皇帝终于为他父亲争取到了一个应有的尊号,赢得了“大礼议”的胜利。
按照常理,接下来他应该将重心放在国家大事上。这位年轻的皇帝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选择清理自己的私人恩怨,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对待个人恩怨的态度往往是一对对立的矛盾,诸如“量小非君子”与“宰相肚里能撑船”,或是“以德报怨”与“宜将剩勇追穷寇”。嘉靖皇帝在面对这些理念上的矛盾时,选择了以恩报恩、以怨报怨的方式。
对于在杨廷和强大压力下,第一个站出来为他说话的张璁,嘉靖皇帝的报答是破格的。仅仅在三年前中进士的南京刑部主事张璁,被嘉靖皇帝提拔为翰林院学士。虽然此时张璁的官阶只是正五品的中级官员,但翰林院学士的位置十分重要,可以陪皇帝读书、讲学并有机会密切接触皇帝。一旦与皇帝的关系稳固,下一步就有可能出任礼部左侍郎或具备入阁为大学士的资格。
张璁的仕途发展就像一场精彩的戏剧。六年前,他在第七次会试中失败,友人的预言鼓励他继续努力,最终他在三年后中进士并在之后的三年里迅速显贵。张璁从赋闲的南京刑部主事一跃成为“清要”的翰林院学士,可以说是真正的“骤贵”。那么,是友人的预言或鼓励给了他勇气与强大的杨廷和等大臣作斗争,还是他和嘉靖皇帝的误打误撞让预言成为现实呢?这个问题永远像是一个没有定论的“哥德巴赫猜想”。
上一篇:外国人为什么会不同意溥当皇帝?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