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宓究竟是谁?秦宓论天的典故讲什么

传统文化 2025-05-04 16:55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秦宓,字子敕,蜀汉时期的谋臣,才华横溢,尤以舌辩著称。他出生于广汉绵竹,即今四川德阳。年轻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初仕益州牧刘璋。当刘璋投降后,简雍出使,因其傲慢无礼而遭到秦宓的怒斥。刘备称帝时,秦宓因其学识与辩才而被提升为学士。

有一次,刘备欲讨伐孙权,秦宓竭力劝阻,却因意见不合而激怒刘备,险些被斩首。幸得众人求情,才暂时保住性命。尽管如此,秦宓的才华仍备受瞩目。

蜀汉与东吴和解之际,东吴派张温出使蜀国。酒宴之上,张温欲以才学为难秦宓,不料却被秦宓反驳得哑口无言,对其才华深表敬佩。

秦宓不仅善于辩论,还曾写信表达自己对严君平、李宏建立祠庙的看法。他推崇严君平的文章高山仰止,同时认为李宏的才华虽因《法言》而显,但其文章缺乏辞藻,依赖他人。

公元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广汉太守夏侯纂欲请秦宓出任祭酒要职。然而秦宓称病在家修养,夏侯纂便带着酒菜亲自前往拜访。然而秦宓依旧卧床不起,并未与之一同饮酒畅谈。

吴蜀联盟后,张温的到访更是见证了秦宓的辩才。张温问及秦宓关于天、地、太阳等事物的理解,秦宓引经据典,对答如流。当张温问及天是否有头、耳、脚时,秦宓以《诗经》中的诗句作答,使张温对其才能佩服得五体投地。

秦宓的生涯中,其辩才始终如一,令人赞叹。他不仅是蜀汉的谋臣,更是文化领域中的璀璨明星。他的学识与辩才,为蜀汉的文化繁荣注入了活力。

秦宓官至大司农,建兴四年病逝。他的离世,无疑是蜀汉文化领域的一大损失。但他的辩才与学识,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