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只鸭子
在我北方的那个小小县城,有一段关于我和妈妈的养鸭故事。早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次赶集,我们在县城的热闹市场中选购了五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我们原本心仪的是优雅高贵白天鹅。鹅会看家护院,而且产出的蛋大而重,在我们眼中,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那天,我们乘坐村里的面包车前往县城赶集,恰逢热闹的八一庙会。街头巷尾,人潮汹涌,美食、游乐让人目不暇接。我对游乐场尤其着迷,那里有耍猴的、玩蛇的、打枪的、丢环的,我玩得乐不思蜀。
当我们傍晚归家时,一场意外的“购物之旅”让我们带回了五只小鹅(其实是鸭子)。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小贩的巧言令我们一时分不清鸭和鹅。怀揣着对鹅的期待,我们带回了这五只小生命,却发现它们并不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能产出大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鹅”(实际上是鸭子),我和妈妈当晚便陷入了困惑。我们尝试用小鸡食喂养它们,但它们却拒绝进食。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我们想起了小贩给鹅喂的菜叶子。就这样,我们艰难地度过了养鸭的第一天。后来,我们又尝试给它们喂蝌蚪和虫子,终于熬过了一个星期。
随着鸭子一天天长大,我们逐渐发现它们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鹅,而是五只不会下蛋的公鸭。这令我们非常失望。此后,鸭子的死亡率也逐渐上升,被狗咬死、饿死、病死的鸭子接连不断,最后只剩下一只孤苦伶仃的鸭子。
这只鸭子适应性极强,无论是鸡的食还是玉米豆,它都照吃不误。它经常模仿公鸡的行为,使我一家捧腹大笑。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对它的下蛋功能彻底失去了希望,只能指望将它卖出以收回一些成本。
有一天,一个男子来到我家,寻找一只公鸡为死人“拉铃”。我家虽无公鸡,但还有那只公鸭。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20元的价格将我家鸭子卖出。这只鸭子完成了它的使命,陪伴我的那些年,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