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游记
这个夏天,我与姥姥一同踏上了万里长城的壮丽之旅,目的地是东端的重要关隘山海关。
山海关位于秦皇岛市的东北方向,距离约十五公里。这座关隘与遥远的嘉峪关相互呼应,是长城三大关隘之一。它依山傍海,占据地利之优,长城贯穿南北,紧锁隘口,易守难攻。这里曾是战略要地和防御屏障,见证了无数的历史风云。
这座雄伟的山海关建于明洪武十四年,由大将徐达主持建造。从此,这里筑城设关,成为重要的防御据点。
走进山海关,仿佛走进了一座城池。关城四周长约四公里,与长城相连。城高十四米,厚七米,全城有四座城门。其中,“天下第一关”的箭楼尤为壮观,楼顶上悬挂着巨大的扁额,字迹苍劲浑厚。境内还有诸多防御性建筑,如境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等。这些建筑内展示了当时打仗的武器、工具和农耕器具。而瓮城则是山海关城的中心,里面摆放了许多全副武装的士兵雕像,他们形态各异,有的准备投雷,有的拉弓射箭,有的注视前方准备杀敌,还有的手握长矛坚守城门。
箭楼下的城门是关内外的分界线。出了城门就是关外的辽宁省,进了城门又回到了关内的河北省。我们顺着登城马道登上长城,长城的朝北一面有高墙用于射击防御,朝南的一面较低,以保护士兵的安全。
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雨洗礼,古长城和建筑已经显得陈旧,但它依然雄伟壮观。面对游客,它庄严地屹立在那里。我脑海中浮现出了古战场的画面:烽烟四起,金戈铁马,战火纷飞。我仿佛看到了守城的将士们顽强抵抗外来侵略者的画面,看到了明朝末年的历史变迁。
山海关仿佛是一个静默的巨人,见证了60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如今,它的防御功能已经消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观光景点和历史教育基地。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美好!在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山海关之旅,不仅是一次历史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