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是第一课
许多学生在面对作文时,总是愁眉不展,仿佛是一项沉重的负担。看到他们如此痛苦,心中不禁感到难过。这种困境,既让孩子们感到困惑,也让文字显得寂寞。
我们为什么要写下文字呢?这个问题常常让我深思。
席慕容在看到那枚精美的贝壳时,她希望通过文字留下痕迹,让千年之后的人也能感受到她那颗固执而又简单的心。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为世人留下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在她的文字里,诗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超越了绘画。
与此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也表达了他对文章的热爱。他写文章是为了自娱自乐,不求闻达于世,不畏他人的褒贬。他写文章,功过优劣任人评说,但只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喜悦。
虽然我不能像席慕容一样期待千年后的感叹,也不能像陶渊明一样活得潇洒自在。但我知道,我留下的文字虽然无法穿越密集的人群到达远方,也无法流淌在悠远的时光中到达未来,我仍然愿意排列文字,只因为我喜欢。
喜欢,是最有力量的驱动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便是最大的福气。因为喜欢,我们不怕辛苦;因为喜欢,我们竭尽全力;因为喜欢,我们的内心充满幸福。
文字,就像积木一样,需要我们精心挑选、排列组合,构建出不同的宫殿。这些宫殿有的朴实、有的华丽、有的厚重、有的精巧。在这些宫殿里,栖息着我们的点滴心情:忧伤或喜悦、苦涩或甜蜜。
在某个安静的时刻,当我们再次翻阅那些隔了许久的心情文字,一定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曾经拥有的那段美好风景。每天的生活,就像一粒沙,而文字则帮助我们把它打磨成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石。当我们珍藏这些文字,回首往事,会由衷地感谢文字为我们记录下那些珍贵的点滴。
我希望你也能喜欢文字,不是因为需要填满试卷上的格子,而是因为内心的一份纯粹的欢喜。如果要把写作排成一个序列课的话,喜欢该是入学的第一课,也该是的考核课。让我们一起享受文字的魔力吧!
想象一下,当我们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翻开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时,那些熟悉的情感、思考和记忆将重新涌上心头。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好体验。让我们用文字记录下生活的点滴,留下自己的痕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