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最新研究报告:宇宙膨胀速度比之前预测快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公布了一项震撼天文界的研究报告。报告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测定的宇宙膨胀速度出现了令人惊奇的发现。这个速度与欧洲普朗克卫星通过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预测的结果相比,竟然快了约10%。这种差异出现的偶然性概率已经从三千分之一骤降至十万分之一,预示着可能需要新的物理学理论来解释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物理与天文学教授亚当里斯,在一份公开声明中明确表示:“这种差异持续存在且偶然性越来越低,不能再被视作偶然现象。”他进一步指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就已经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一发现使他们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对于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幕后推手”,即使是他们也还不清楚其,有天文学家推测这可能是暗能量在幕后操纵。
在此次研究中,里斯团队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卓越性能,观察了位于银河系卫星星系之一的大麦哲伦星云内的70颗造父变星。这些造父变星以其可预测的变暗变亮速率,被科学家们誉为测量宇宙距离的“标准烛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精确分析,他们计算出了当前的宇宙膨胀速度哈勃常数的值为74.03公里/(秒百万秒差距),并且这个数值的不确定性仅为惊人的1.9%,成为迄今为止最低的误差率。
普朗克卫星则通过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余光)得出了不同的预测值。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里斯团队给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他们推测,大爆炸后不久出现的“早期暗能量”可能是一个原因;另一种可能是宇宙中存在一种新型亚原子粒子暗辐射(包括中微子等),其移动速度接近光速;还有一种可能是暗物质与普通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比我们之前假设的要强烈得多。
面对这种差异,里斯团队并未停止的脚步。他们计划将哈勃常数的不确定性降低至约1%,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揭开造成这种差异的神秘面纱。这一研究不仅挑战了我们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也激发了我们对未知领域的热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宇宙的这个神秘面纱终将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