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习俗 德昂族的佛学教育是怎样的

传统文化 2025-05-01 21:57传统文化www.ettschool.cn

佛寺,亦被称为庄房,是德昂族宗教活动的中心,亦是僧侣们修行、学习与生活的地方。在往昔的岁月里,大多数的德昂族村寨都建有佛寺。这些佛寺内的僧侣分为佛爷与和尚,前者为师傅,后者为徒弟。佛爷是知识的象征,他们深谙傣文,精通经书,且在群众间享有崇高的威望。

每当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人生重要时刻,德昂族的群众都会邀请佛爷前来念经、打卦。佛寺不仅是宗教的场所,更是德昂族群众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许多家庭都会将自己五、六岁的小孩送入佛寺,让他们成为小和尚,接受佛学教育。

尽管这些僧侣出家时都承诺不结婚,但他们仍可在还俗后步入婚姻的殿堂。还俗的流程相对简单,不易构成阻碍。

在德昂族各村寨中,还有一种被称为祭司的宗教职业者。镇康、耿马等地的祭司被称为“达来”,他们由笃信宗教的老年人中选出;而在德宏地区,他们则被称为“先生”。这些祭司具备占卜、择日、诵经的能力,他们的知识水平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僧侣的日常生活费用由俗世群众负担,这是小乘佛教的一大特色。德昂族的佛寺里的僧侣生活费用,与傣族佛寺相似,均由当地群众负担。平日里,全寨的人家会轮流送食物、衣物给佛寺,包括饭、肉、菜等。而且,在每年的宗教节日里,通过群众的布施,佛寺的收入也相当可观。

这些佛寺与僧侣在德昂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宗教的守护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在德昂族群众的眼中,佛寺是神圣的场所,僧侣是受人尊敬的职业。

Copyright@2015-2025 学习方法网版板所有